各地中考

按省/直辖市查询: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蒙恩招生网 > 中考资讯 > 报考 中招考试

天津自学考试00801会计学课程考试概要

来源:www.rgyzmf.com 2024-03-12

中考中招考试

天津自学考试00801会计学课程考试概要已公布,天津自学考试大纲00801会计学内容包含:00801会计学课程性质与目的、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有关说明与推行需要等,详细情况见下文:

天津自学考试00801会计学课程考试概要

自学考试生网商城天津自考学习资料大全

天津高等教育自考课程考试概要

课程名字:会计学 课程代码:00801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的

1、课程性质与特征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考经济学(专升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重点介绍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办法,主要包含会计核算的首要条件和一般原则、会计核算办法体系、账户的设置与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会计报表的编制办法及其需要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经济业务实质,概括说明资金筹集业务、资金循环与周转业务、财务成就形成与分配等业务的核算办法。

2、课程目的与基本需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对会计的基础性问题具备明确的基本定义,必要的入门知识和肯定的剖析能力,熟知会计的基本账务处置程序,在学习中和毕业后为参与会计工作的实践和会计工作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需要贯彻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精神,熟记会计的基本职能和基本假设,准确阐释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点,学会会计确认与计量的理论基础。同时贯彻理论联系实质的原则,将会计核算办法运用到实质工作中去,并秉承会计职业道德的需要,达成对道德准则的继承和发扬。

3、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与不同:

本课程与经济学专业的其他基础与专业课程有密切的联系。它以《经济思想史》、《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地区经济学(中级)》等课程为基础,又对《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起补充配合用途。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的

第一章总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会计的基本定义。需要通过本章学习,理解和学会会计含义、职能与目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水平需要、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点、会计核算办法;熟知会计确认与计量;知道会计法规体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会计含义、职能与目的(一般)

识记:“近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理解:会计(accounting)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据为依据,运用专门的办法,对肯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方位、连续、系统地核算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剖析、预测和控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对象与会计要点

1.会计的对象(次重点):

识记:会计的对象是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

理解:资金运动

应用:工业企业资金运动包括的内容

2.会计要点(重点):

识记:反映财务情况的会计要点包含: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就的会计要点包含:收入、成本、收益。

理解:六要点的定义

应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及构成

3.会计等式(重点):

识记: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动态会计等式:收入-成本=收益

理解:基本会计等式和动态会计等式

应用:动态会计等式的演变

(三)会计基本假设(次重点)

识记: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

理解:会计基本假设的意思、用途和逻辑关系

(四)会计信息水平需要(一般)

识记:会计信息水平需要包含以下八项:靠谱性、有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程度、小心性、准时性。

理解:会计信息水平需要是什么原因。

(五)会计核算办法(次重点)

识记:会计核算办法

理解:会计核算的步骤: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本钱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应用:会计核算办法处置企业的经纪业务

(六)会计确认与计量(重点)

识记:会计确认条件、会计计量属性、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理解:会计计量属性包含:历史本钱、重置本钱、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达成制。

应用:权责发生制与收付达成制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有关内容。需要通过本章学习,学会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定义、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熟知会计科目的设置、一级会计科目的名字及核算的内容、账户的分类。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会计科目(一般):

识记:会计科目的分类和设置。

(二)账户(一般):

识记:账户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第三章借贷记账法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借贷记账法。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借贷记账法的定义、借贷记账法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编制、试算平衡公式;熟知复式记账法的定义及其原理、会计分录的定义、编制会计分录的意义、会计分录的类型;知道单式记账法。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复式记账法(一般)

理解:复式记账法的意思。

(二)借贷记账法(次重点)

识记:借贷记账法的意思。

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各类账户的记账规则和试错平衡。

(三)借贷记账法的应用(重点)

应用:借贷记账法记录经济业务;试算平衡的用法。

第四章会计循环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会计循环和会计凭证、核算的有关内容。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对账和结账,与错账的更正办法。熟知会计循环的定义、会计账簿的定义和用途、财产清查;知道会计核算程序。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会计循环概述(一般)

识记:会计循环的意思。

(二)经济业务与会计凭证(次重点)

识记:经济业务的意思、会计凭证分类

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应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

(三)会计账簿(重点)

识记:会计账簿的定义和用途。

理解:会计账簿的分类、登记规则;对账和结账。

应用:错账的更正办法。

(四)财产清查(次重点)

理解:存货的清查、固定资产的清查、库存现金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未达账项、往来款项的清查

应用:存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置、固定资产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置、库存现金整理报告表、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往来款项对账单

(五)会计核算程序(一般)

识记:会计核算程序的意思和分类。

理解:会计核算程序与会计循环的关系。

第五章流动资产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流动资产的有关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货币资金、应收款项的内容及会计处置;学会应收款项减值的会计处置;学会存货的会计处置,包含存货的获得、发出与存货的期末计价;熟知存货跌价筹备的会计处置;熟知存货可变现净值的意思及确定办法;知道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有关内部控制;知道买卖性金筹资产获得本钱初始确认及后续计量办法。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货币资金

1.库存现金(重点):

识记:库存现金的概念

理解:库存现金的收入支出管理

应用:库存现金的会计处置

2.银行存款(重点):

理解:银行存款的管理、结算方法(支票、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汇兑、托收承付、委托收款、信用证)

应用:银行存款收入支出的会计处置

3.其他货币资金(一般):

识记: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信用卡存款、存出投资款

(二)应收款项

1.应收票据(重点):

识记:应收票据的分类

理解:应收票据的到期日和到期值

应用:应收票据的会计处置、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置、应收票据背书出售的会计处置

2.应收账款(次重点):

识记:应收账款的意思

应用:应收账款的有关会计处置

3.预付账款(一般):

识记:预付账款的意思

应用:预付账款的有关会计处置

4.其他应收款(一般):

识记:其他应收款的意思

应用:其他应收款的有关会计处置

5.应收款项的减值(重点):

识记:应收款项的意思

理解:应收款项的确认和计量

应用:应收款项减值的会计处置

(三)存货(重点)

识记:存货的定义

理解:存货的确认条件

应用:获得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置、发出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置、存货本钱的结转、期末存货的计量及会计处置、存货跌价筹备、存货的盘存及有关会计处置

(四)买卖性金筹资产(一般)

识记:金筹资产的定义及其分类

理解:买卖性金筹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第六章非流动资产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非流动资产的有关内容。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初始计量,获得和处置的处置;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获得、供应和出租的处置;熟知固定资产的计价办法、后续支出的会计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置;知道无形资产的内容及特点。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固定资产(重点)

识记:固定资产概念、分类及其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定义

理解:固定资产的计量、固定资产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固定资产折旧的范围

应用:固定资产获得的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固定资产的处置核算

(二)无形资产(次重点)

识记: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内容

应用:无形资产获得时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摊销、无形资产减值、无形资产处置

(三)长期股权投资(次重点)

识记:长期股权投资的内容

应用:长期股权投资获得时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核算(本钱法和权益法)

第七章负债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负债有关内容。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短期借款、应对账款、应对票据、应对职工薪资、预收账款与长期借款的会计处置。理解负债的概念、特点和分类。熟知应对债券、长期应对款的会计处置。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负债概述(一般)

识记:负债的定义及其特点

理解:负债的构成、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二)流动负债(次重点)

识记:短期借款的意思、应对票据的意思、应对账款的意思、预收账款的意思、职工薪资的意思

理解:短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职工薪资的构成和范围

应用:短期借款的核算、应对票据的核算、应对账款的核算、预收账款的核算、应对职工薪资的核算

(三)长期负债(重点)

识记:长期借款的意思、应对债券的意思、长期应对款的意思

理解: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的确认与计量、债券的发行价格

应用:长期借款核算、应对债券的核算(债券发行、溢价摊销、折价摊销、债券偿还)、长期应对款的核算

第八章所有者权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所有者权益有关内容。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资本(股本)溢价的形成及其会计处置;一般企业实收资本、股份公司股本、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减变动的会计处置;盈余公积和未分配收益及其会计处置;熟知企业的组织形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和构成;知道所有者权益含义和特点。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所有者权益的概述(一般)

识记:所有者权益的意思和特点

理解: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二)实收资本和其他权益工具(重点)

识记:实收资本的定义、其他权益工具的定义

理解:其他权益工具的会计核算

应用:实收资本的会计核算、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减变动

(三)资本公积及其他综合收益(次重点)

识记:资本公积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定义

理解:其他综合收益的会计核算

应用:资本公积的会计核算、资本公积转增资本的会计处置

(四)留存收益(次重点)

识记:盈余公积的定义、未分配收益的定义

应用:盈余公积的会计核算

第九章收入、成本和收益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收入、成本和收益的有关内容。需要重点知道和学会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收入的定义、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收入的核算、商品本钱的核算、税金及附加的核算、期间成本的核算、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的核算、所得税成本的核算、收益及收益分配的核算。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收入(重点)

识记:收入的定义、

理解:收入确认的原则、收入确认的首要条件条件、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步骤

应用:收入的核算

(二)本钱与成本(重点)

识记:本钱与成本的定义、成本的分类、

应用:商品本钱的核算(品种法)、税金及附加的核算、税金及附加的核算

(三)收益(次重点)

识记:收益总额的构成、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理解:收益核算设置的主要账户

(四)所得税(一般)

理解:所得税的计算和核算

(五)收益分配(一般)

理解:收益分配的核算、年终决算

第十章财务报告编制与剖析

1、学习目的与需要

本章介绍财务报告的编制。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资产负债表、收益表的编制;熟知财务报告的目的与用途;熟知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熟知财务报告剖析的意义;知道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与用途。

2、考核要点与考核目的

(一)财务报告的目的与用途(一般)

理解:财务报告的目的和用途

(二)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一般)

理解:财务报告的编制需要

(三)财务报告的编制

1.资产负债表编制(重点)

理解:资产负债表编制总体需要

应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办法

2.收益表编制(次重点)

应用:收益表的编制办法

3.现金流量表编制(次重点)

识记:现金、现金等价物的定义

理解:经营活动、投资活动、集资活动、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

应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办法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编制(一般)

理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

应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5.会计报表附注(一般)

识记:会计报表附注包含的内容

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推行需要

1、考核目的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的共分为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需要打造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可以辨别和记忆本课程中的有关名词、定义及规律的主要内容,并可以依据考核的不同需要,做出正确的表述、选择和判断。

理解:可以领悟和理解本课程中有关定义及规律的内涵,全方位把握基本定义、基本原理、基本办法,能学会有关定义、原理、办法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并可以依据考核的不同需要,对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做出正确的判断、讲解和说明。

应用(包括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能在理解学会的基础上,联系实质,既需要学会理论,又需要拥有应用剖析能力的高层次需要;能综合运用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点、会计等式、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方面的常识,对经济业务作出全方位的记录,综合把握会计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价值,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2、指定教程

指定教程为考生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指定教程:《会计学》(第四版)张云、张孝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

3、自学办法指导

1、自学时需要要认真阅读教程,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好好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要点、自学需要与对要点的能力层次需要和考核需要。以便在阅读教程时做到心中有数,有些放矢。

2、用教程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和学会较全方位的常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要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定义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结实学会。切忌在没全方位学习教程的状况下孤立地抓考核要点,以免生吞活剥,不可以真的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考虑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程中的基本定义术语、基本理论、会计要点的有关内容等加以整理,总结出要素,从而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有益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训练提升我们的自学能力。

4、在自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常识,也应看重实质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所学常识进行账务处置的能力,怎么样编制报表等等。要通过完成训练考虑题、写作小论文,训练自己剖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5、考生在自学过程中也可参考姚荣辉、陈红主编《会计学(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辅助学习、理解有关常识。

4、对社会助学的需要

1.社会助学者应依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的,认真钻研自考指定教程,明确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的特征和学习需要,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预防自学中的各种偏向,把握社会助学的正确导向。

2.要正确处置入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理解与应用联系起来,把入门知识和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在全方位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升自学应考者的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正确处置重点、次重点和普通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次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方位的,而且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截然分开的。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全方位系统地学习教程,学会全部考试内容和考核要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总之,要把重点学习同兼顾一般结合起来,切勿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

4.助学学时建议。本课程共6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108学时,课程学时分配见下表,考生也可参考该表安排自学时间。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1

总论

12

2

会计科目与账户

4

3

借贷记账法

12

4

会计循环

4

5

流动资产

16

6

非流动资产

12

7

负债

10

8

所有者权益

12

9

收入、成本和收益

16

10

财务报告编制与剖析

10

总 计

108

5、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的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需要和考试试题所占的比率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考试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题中所占比率依次约为2:3:3:2。

4、每份试题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率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考试试题题型一般分为:选择题(包含单项与多项)、判断题、业务题等。

6、考试使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需携带没任何存储功能的普通计算器。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使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6、题型示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

(一)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A.会计要点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会计对象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是财务情况要点的有。

A.资产 B.负债 C.收益 D.所有者权益 E.收入

(三)判断题

资产、负债和收入是反映企业财务情况的会计要点。

(四)业务题

资料:××厂200×年7月份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假设计划本钱与实质本钱相等):

1、采购员××预支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2、购进下列原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增值税率为17%。

        甲种材料  1600千克   10元/千克  计16 000元

        乙种材料   800千克  16元/千克  计12 800元 合计 28 800元

3、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运费480元;以现金支付运达仓库的装卸费240元。

4、上述材料按实质本钱入账。

5、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款及增值税款。

6、从外地购入材料11 100元,计甲种材料550千克@10元;乙种材料350千克@16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到(增值税税率为17%)。

7、上述材料已到,以现金支付运费18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540元。

8、上述材料按实质本钱转账。

需要:

1、依据上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物资采购”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与“物资采购”明细分类账户(运费和装卸搬运费按材料重量比率计入材料采购本钱)。

文章来源:http://www.zhaokao.net/zxks/system/2024/03/04/030007033.shtml

热点专题

  • 烟台自学考试教程多长时间改版一次?
  • 河南自学考试教程语言学概论
  • 湖南自学考试生态经济学(二)05979课程考试概要

[中考中招考试]防城港自考复习教程的

[中考中招考试]烟台自学考试教程多长